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联系我们

  • 财富热线:139 4040 9711
  • 公司电话:130 6671 6673
  • Q Q 咨询:点击与我QQ对话
  • 邮箱:sy024@163.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 > 新闻动态

65岁老伯自制头顶输液神器 照顾瘫痪爱妻13载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7-09-06   阅读: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网友拍摄的杨度学顶着输液神器的照片。

网友拍摄的杨度学顶着输液神器的照片。

杨度学在家扶瘫痪13年的妻子万启加练习走路。

杨度学在家扶瘫痪13年的妻子万启加练习走路。

 为方便送妻子去医院看病,杨度学两个月前才买了这辆三轮车。记者李斌 摄

 为方便送妻子去医院看病,杨度学两个月前才买了这辆三轮车。记者李斌 摄

  日前,一组高温下老人头顶塑料桶输液的图片在网络热传。图片中,一位老人头顶着自制的输液神器,他一边输液,一边注视着一旁的红色三轮车,三轮车里躺着他瘫痪的妻子。

  有围观网友笑称:“新款输液神器,原来输液也可以这么任性!”也有网友称老人为“牛伯”。

  拍下这组图片的网友@“一船月光摇啊摇”说:7月9日,我在杨家坪建设医院遇见了一位“牛伯”,因为要照看三轮车里瘫痪的妻子,腾不出身,他用一个大桶将输液袋顶在头顶。

  “刚开始我觉得这个老头好奇怪,这样输液很好耍,把他拍了下来,后来才晓得‘牛伯’这样做的真实原因。”@“一船月光摇啊摇”说,他将这组图片放上网,为“牛伯”的创意叫好,更为“牛伯”对妻子的守护点赞。

  图片被快速传播,引发关注。有知情的网友表示,“奇异的输液神器,满满的正能力”;有人说“看得心酸”;也有人表示:“我也见过他,值得敬佩!”

  这组图片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昨日上午,重庆晨报记者来到位于杨家坪的重庆建设医院,寻找照片中的“牛伯”。

  “这位老人我们经常见到,每次输液都带个桶来,一边输液一边照顾老伴。”医院的护士说,最近老人又生病了,为赶在最热的正午前输完液带老伴回家,他每次都来得特别早。

  几名医生说,图片中的老人,曾带着妻子在医院做过长期治疗,他们不知道老伯的名字,但听说过他的故事。

  “孃孃瘫痪很多年了,老伯经常带她到步行街‘逛街’,他们相濡以沫的场景感动了好多人。”邻居们说,老伯每走一步都要带上瘫痪的老伴,生病也不例外。

  新闻人物

  “牛伯”杨度学:方便妻子拉扯,常年穿着背带裤

  昨日中午,记者辗转找到大家所说的“牛伯”。老人名叫杨度学,今年65岁,他的妻子叫万启加,今年63岁,已瘫痪13年。

  妻子不能离人,他发明了输液神器

  记者在杨家坪民主一村一栋老式居民楼见到杨度学时,他刚输完液回家,安顿好老伴后,打算下楼去买米粉。

  “一生病就没法按时煮饭了,老伴爱吃点味道大的,将就下她嘛。”杨度学特意让米粉店多加了酸菜、盐。端着热腾腾的米线上楼,杨度学满头大汗。

  把桌子搬到面前,再用塑料袋做个“围嘴”,杨度学熟练地照顾妻子吃饭。杨度学将挑起的米线快速吹冷,喂到万启加口中。

  喂完老伴,下午1点,杨度学才开始吃午饭:一锅前晚煮好的稀饭。

  说起那款被网友疯传的“输液神器”,杨度学摇了摇头,笑着说,人在无奈之下,就会变得聪明。

  “其实,那就是一个塑料大酒桶,我在两边钻了孔,绑上绳索后就牢牢地固定在头顶了。”杨度学说,他在酒桶的顶部,用铁丝做了一个简易的挂钩,最近生病,这个改装后的大酒桶就变得有用了。

  退休前,杨度学是搬运工人,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职业病。“每年都有一段时间,一走路就会觉得很累。”杨度学说,因为这个病,他每次都要输十多天的液,但妻子身边又不能缺人,他才制作了这个“神器”。

  方便妻子拉扯,他常年穿着背带裤

  邻居们说,只要有杨度学的地方,就有妻子万启加,老两口到哪都在一起。

  “我到哪儿都得把她带上,她是我老年最大的责任。”杨度学拍了拍万启加的肩,两位满头银发的老人笑了。

  即使患病多年,万启加看上去仍很精神,穿戴整洁。杨度学则常年穿着背带裤,在他和老伴的腰部、肩部,也都缝有绑带,为的是出门时方便相扶。

  要随时抱起体重150斤的老伴,杨度学不得不想尽办法。他说,年纪越来越大,他必须依靠这些辅助设备,才能更好地照顾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