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中心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2-08 阅读: 次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季节,披着晚秋斑斓的彩衣走进初冬。山的颜色,恰似一张尚未完工的西洋油画,红的、黄的、绿的色块,左一抹右一涂,初看杂乱无章,再看却又妥帖得无可挑剔。车子在山间公路上穿行,四周是忽浓忽淡的雾。这个初冬不算冷,水汽还没来得急凝结成霜,轻飘飘地浮在空中,风一吹,就散了。
从高速公路下来,走上乡间公路,二手千升桶,右转右转再右转,就走进了山里村落,越走越深。迎面一棵柿子树,树叶落尽,几十个被岁月染红的果实高悬枝头,凭手是够不到的。朋友上前踹那树干,熟透的柿子落下来,我上前几步捡起,扒开皮迫不及待地吃一口,浓甜、微涩。忽然想起儿时夏日的雨后,自己站在树下招手叫小伙伴过来,猛踹一脚树赶紧跑开,剩下她淋成落汤鸡,不禁笑着抿起了嘴角。
此行是来摘苹果的,据说这里的苹果因了山泉水的浇灌,又脆又甜。果农的家建在山腰处,是一座石头垒就的古朴院落。门前尚未凋谢的一丛菊花,随随便便地开着。这样的院落,配上周围几株高大的柿树,直接可以入画了。窃以为,柿树是最入画的植物之一。首先是它的树干虬曲苍劲类似梅干,其次它的果实颜色鲜艳,极易给画面提色,另外它谐音事事如意,寓意吉祥。一丛淡菊几枚柿子,若有国画高手在此,定能画出一幅娴静雅致的小写意来。
初冬的山村是奢侈的,摘下来的苹果就堆在地头,红艳艳的一片,拿苫布一盖了事。苹果树下拴着的灰黑色的小狗,见了来人也不张狂,只是温顺地摇了几下尾巴。推着小车穿行在山路间的果农大嫂,年轻时定是个美人儿,柳叶眉丹凤眼,与国画意境无丝毫违和感。她也是极懂得打扮的,一件水红色的棉袄,就像开在荒野中的一朵鲜艳的花。七十多岁的老果农,沟壑纵横的皱纹在脸上铺陈着,让我想起我的父亲。我对他说,大爷,你拿个苹果举着,我给你照张相。他便乐呵呵地照做。照完相他对我说,尝尝,尝尝不要钱。我一尝,果然是极脆极甜的。
转身向山下望去,一排排房屋高低错落,与点缀其间的柿树一起,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样的画面让我想起江西婺源来。鲁中山区的景色,竟不输千里之外的江南。若是来一场雪,应该更有意境吧。乡村的雪景,会因了这石墙,因了这满山的果树,而更有一股淳朴的味道。古诗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固然极佳,却隐隐然有一种孤绝的意味。我更喜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觉得这样的诗更接地气。孤傲,是知识分子的追求,要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冷冽;地气,是寻常百姓家的生活,取的是俗世里最质朴的温暖。
从山上走下,一村妇追赶过来。她从拎着的红色塑料桶中抓出几个柿子说,听到你们下山的脚步了,我就赶紧跑出来。尝尝我的柿子吧,甜着呢。我看了看那柿子,很多是破了皮儿的,就摇摇头表示不要。她也不生气,依旧笑嘻嘻地,端着塑料桶等下一拨客人。山村的百姓就像这山一样踏实,给这微寒的冬日平添了几许温暖。
车子一晃,后备厢里苹果的味道溢出来,空气里便散满了香甜的分子。山村在后视镜里越来越远,高挂枝头的柿子,像是送行的灯笼,初时红红火火,渐渐地变成一个个红点,最后消失在了另一个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