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野泳频频被溺亡 几大黑点屡屡吞人命(2)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2-06 阅读: 次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洲头咀公园水域,市民无视警示牌下水野泳。
沙面公园外,一泳客沿救生梯下水游泳。
黑点4 广州圆大厦对出珠江
家长在渡口 教两名孩子游泳
2013年落成的广州圆大厦位于荔湾区白鹅潭经济圈最南端,临江而立,旁边的沙洛上村内也是河涌纵横。不少外来务工者在这里租房。而随着暑期的到来,很多人把小孩从老家带过来一起居住,其中就包括去年7月13日在此失去生命的两名男童,结伴在江边戏水的他们被江水无情吞噬,被捞起时还手拉着手。
时隔一年后,记者再次来到广州圆大厦对出的珠江水域,看到悲剧发生的红色小码头入口处已经被锁上,周边也立起了多块警示牌。
“我在这里住了5年多了,下水游泳从来都没人管,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小码头那边下去的。”一名长期租住在沙洛上村的四川人何阿姨告诉记者,虽然村委有安排专人巡逻,但自己经常在渡口大树下乘凉,却鲜有看见巡逻人员。
12日下午1时左右,就在距离小码头不远处的沙洛渡口,两名家长带着两个五六岁的女孩下了水,他们给小孩穿上了救生衣后,紧接着就在水里教孩子游泳和潜水,其间还有渡船从旁靠岸,险象横生。
隐患:沿岸缺乏救生设施
记者站在河岸放眼望去,数百米的沿岸都没有放置救生设施,岸边高约1.3米的围栏只有顶端有两节横杠,下面有半米多的围栏都是全空的,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可以轻松地钻过去。何阿姨说,村路上水沟、池塘随处可见,暑假来临,村里的小孩子也多起来了,“大人白天工作没时间带小孩,我经常能看到孩子到河边抓鱼玩水,真的很危险”。
市区“野泳胜地” :
每天有上百人 在珠江主航道畅游
除了以上夺命黑点,广州水警此前公布的市区内的洲头咀、沙面公园对出江面等也是市民喜爱游泳且溺水事故频发的地点。记者走访发现,在这两处市区内的野泳“胜地”,每天有上百人畅游。
洲头咀公园
封了亲水平台 封不住野泳者热情
据了解,洲头咀公园有一处亲水平台以前可以直接下江,后来水务局把平台封了,但仍无法阻止市民到此野泳。
7月12日下午2时许,紧邻洲头咀公园的珠江边上,几名中老年泳客翻爬到被封掉的亲水平台上,他们在这里脱下外衣,下到珠江里游泳。有部分泳客自带了浮漂、救生圈等泳具,他们时而蛙泳时而自由泳,在中午的太阳下游得畅快淋漓,全然不顾不远处正在航行的砂石船和游轮。
隐患:泳客难被过往船只发现
据了解,洲头咀水域地处珠江主航道,每天都有大量货轮和水巴来往。有街坊告诉新快报记者,洲头咀游水的人较多,有泳客会选择往人少的江心方向游去,“有些人根本没携带显眼的标识装备,过往船只很难发现他们”。
在洲头咀这段珠江流域的岸上,除了悬挂着救生爬梯,每隔一百米还放置有救生圈。尽管设施齐全,却没有人员管理,更没有人对游泳者进行劝阻。
沙面公园
救生梯变成野泳下水通道
而在与洲头咀一江之隔的沙面公园,也是一处“传统”的野泳场所。7月12日下午3时许,新快报记者在沙面公园看到,在公园附近的临水台阶外,多名泳客正在畅游,全然不理会附近的警示标语。而一些安设在岸边的救生梯竟成了泳客上下的“通道”。一个穿着泳裤与拖鞋、背着一个大塑料桶的男子准确地走到有救生梯的栏杆前,熟练地跨过栏杆后沿梯爬入水中。此外,街坊何伯表示,每年都有人拿走岸边的公共救生圈下江游泳。
隐患:临水台阶完全不设防
据2013年发布的临水台阶的相关整改方案,对于有水上交通功能的台阶,需加装带锁的活动式栏杆,并落实专人管理。而记者在沙面公园的临水台阶看到,虽然两侧均设有活动栏杆,但并未上锁。市民梁伯指着台阶和墙壁上的青苔告诉新快报记者,涨潮时大半个临水台阶都会被淹没,“退潮后,台阶也很湿滑,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梁伯称,不设防的亲水台阶几乎没见人来管理过,“路过的市民,想要玩水就可以下去,真的很危险”。
知情街坊告诉记者,附近很多泳客用的都是自制的救生设备,如拿一个大的塑料空桶简单绑在身上,“这样的设备一点都不保险”。
延伸
悲剧频发 缘何难挡“野泳”脚步?
野外游泳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游泳者执着于游野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