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联系我们

  • 财富热线:139 4040 9711
  • 公司电话:130 6671 6673
  • Q Q 咨询:点击与我QQ对话
  • 邮箱:sy024@163.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 > 新闻动态

宝安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1-15   阅读: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心海  


 

宝安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赶海 边玉平 摄  
 

前一阵,广州珠江摄影学会一行20多人,慕名来到了福建海峡西岸的霞浦,进行迎日追夕的摄影采风活动。

号称福建省海岸线之最的霞浦,有着404公里的海岸线,拥有面积居全国之首的滩涂,当地渔民利用这宝贵的滩涂,在这里搞起了海上养殖场。那排列有序的供海带和紫菜生长的一排排竹竿,那变化多端的滩涂渔网,那迎着黎明驶出的小机动舢板,那漂浮在海面错落有致的渔船,为摄影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作素材。

东方,刚刚泛起微微的鱼肚白,我们已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北歧的一湾海岸凸处,架起了照相机,等待着拍摄的好时机。

远处,在隐隐约约的海岛前,机动小舢板在由成千上万根竹竿编织起来的藻类养殖栏杆中穿梭,向大海的深处行进;前方,海平面泛起层层霞光,海面立刻变成了淡红色,映在成片的竹竿上,闪烁着耀眼的霞光;一艘艘接近黑色的舢板,就像蚂蚁一般,撒落在海面忘我地耕耘;带着绚烂斑斓的朝霞,像缕缕薄纱向我们扑来……

之前因为加班而带来的疲倦和郁闷心情,被如此美丽的景象驱赶得一干二净,那微风吹起的层层涟花,撞击着我的心房,我陶醉在眼前的景色中。

我们拍摄的海岸不远处有一片海草,海草的中间搁着一艘小船。远道而来的一对小情侣,忘乎所以地攀上小船,在船头摆出铁达尼号中那对恋人展翅飞翔的姿势。在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绿绿的草、碧绿的海的衬托下,那对情侣亲密优雅、自我陶醉的举动,把大家的照相机吸引了过去,组成了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我们在深圳盐田的北斗村,看见过类似广州当年的水上人家,当地人叫“连家船——被极大的漂浮力顶起来的、由众多塑料泡沫或塑料桶组成的15平方米大小的一个个的“家”,被固定在海床的竹子拴着。一个个的“家”,位于用蚝壳堆积起的海堤的两边,门边的火炉上烧着饭,小猫在炉边打盹,孩子们在“家”门前不大的有顶的“院”里打牌,沈阳出售二手吨桶,老人们在破竹编篾织箩筐,妇人们在岸边用简陋的工具撬着成堆的鲜蚝肉。

我们好奇地问道:为啥不搬上岸来住呢?岸上住不是安全一些吗?

老人和妇人摇摇头:在水上住习惯了,一时半会恐怕改变不了啦。

我好不羡慕他们的习惯:入夜的海湾,风平浪静,四处静悄悄,大海像母亲一样轻轻地摇着岸边、码头、堤坝旁一个个的“家”,“连家船”上的人们在母亲的摇篮里甜甜地入睡,慢慢地进入自己的梦乡。

多好哇!每天晚上都能在母亲的摇篮里甜睡,多么幸福啊……

在细澳的一处岩石海岸,有几块巨大的岩石,它们从海面一直延伸到海拔百米的沿海公路上,当天,岩石上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百来人的拍摄队伍,大家充分利用各个高低层面、左右角度,把摄影的焦点对准了在海面上游弋的船只。船只划过的一条条长长的水痕,在夕阳的照射下,形成格外好看的线条。尽管此时汗水顺着脸颊掉在岩石上,但大家似乎忘记了台风登陆前的酷热,不停地变化着构图的方式,照相机的快门声一直响到晚霞消失、看不清了路面,大家才在当地知名摄影家郑德雄的催促下,收起设备,乘车返回住地。

又一天的黎明,我们来到了上沙的一个凹地。岸边海风吹来,有些秋天的凉意,静呀,听不到海浪拍岸的涛声。天将放亮时,我们才看清眼前的一切:延绵的滩涂,被霞光渲染成橙红色,在海岸上呈W形的渔网,沿路还有少许海水的泥沟插摆在两旁;远处,还是一望无际的海上养殖场。

赶小海的渔民们,扛着约20厘米宽、1米长供双手抓握的轻盈泥橇,腰间挂着一个尼龙袋或竹编的鱼篓,三三两两地来到滩涂边的岩石旁坐下,点燃香烟,将头天晚上各自家里的趣事聊够了,才直起身子在一洼海水坑里浸泡泥橇,左腿跪在泥橇上,右腿在海泥里一蹬,泥橇就像机场上的飞机,陆陆续续地在这里“起飞”,飞快地滑向各家在滩涂撒下的渔网,收获落网的鱼儿……

霞浦的海水、礁岸、滩涂和霞光,唤起了我创作的灵感,激发了我按动快门的热情,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和秀美。

当晚,我做了一个梦:

一轮明月悬在半空,正在退潮的海水随着海风哗哗作响,我奔向海边。细软的海沙灌进了鞋里,脚丫被海沙揉搓,有一种特别舒服的感觉,在月光、海风的陪伴下,我慢慢地走在弯弯的海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