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联系我们

  • 财富热线:139 4040 9711
  • 公司电话:130 6671 6673
  • Q Q 咨询:点击与我QQ对话
  • 邮箱:sy024@163.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 > 新闻动态

王旭全:张望“故城”的天使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9-03-28   阅读: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王旭全:张望“故城”的天使

王旭全:张望“故城”的天使



◎全媒体记者 王锡刚

 漂泊20年 射洪是故乡也是精神家园

“故城,既是故土,也是时间岁月里的城。一个人,一座城。爱或不爱,皆是无法抹去的岁月痕迹。”这是射洪女诗人、作家王旭全最新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天使望故城》图书介绍中的开场白。

2018年,《天使望故城》出版之后,在射洪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为这不仅是王旭全个人的“故城”,也是百万射洪人共同的“故城”。

每一个作家、诗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故土”抑或“故城”。王旭全笔下的“故城”便是射洪,从某种程度来说,其与莫言的“高密”、刘震云的“延津”、王安忆的“上海胡同”在精神指向上是一致的。

或许,只有真正离开故乡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故乡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从20多岁时离开射洪,到近年来回到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算起来,王旭全差不多在外漂泊了20多年。

在这20多年中,王旭全先后在西藏电视台、河南电视台、重庆广电担任新闻记者、栏目编导、栏目制片人、新媒体采编、文案策划等。

“这本书的初稿是在重庆完成的。”王旭全说,正如她写关于西藏的诗歌,都是在她离开西藏的若干年之后,在内地才有创作的冲动。《天使望故城》是王旭全对儿时射洪记忆的一次回赠,整部书由十二个短篇构成,主要讲述发生在射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的一些故事。

记者注意到,《天使望故城》中出现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的曲折命运,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那个特定年代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生活现状的真实呈现。有评论认为:“通过她的小说叙事,更加感受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独特性,这种日常性的本质就是人性的本色,日常生活也有着自己的丰厚和宏大。”

从诗歌到小说 《天使望故城》是转折性作品 

《天使望故城》的创作有其必然性,也有偶然的成分。

“当时,我在重庆广电上班,做电视编导工作。上班时间是比较自由宽松的。一个月规定完成50分钟的节目片子,完成任务后就可以自行安排。”王旭全每月都是提前完成,所以,吨桶出售,一周大致有两天的空闲时间呆在家里。无聊之余,就开始写自己记忆中的射洪故事,就这样,不自觉地完成了《天使望故城》的初稿。

王旭全个人十分看重《天使望故城》,将其视为自己文学创作中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作品。因为,王旭全最初写得最多的是诗,曾出版过《人在尘世》《我的子弹不转弯》两本诗集。

然而,王旭全读到的第一篇文学作品却是小说。

王旭全儿时居住的院子有十多户人家,每个家庭都是多子女,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同龄的伙伴。在王旭全12岁那年,她在邻居姐姐那里读到了刊登在《钟山》杂志上的小说《大海作证》——这是她阅读的第一篇课外文学作品。

高二时,在观看了外国电影《苔丝》之后,王旭全一口气读完同学借来的原著《德伯家的苔丝》。自此,她开始大量的阅读,业余时间基本都是在看小说和杂志。诸如《约翰克里斯朵夫》《无名的裘德》《蒂博一家》《自卑与超越》《异端的权力》等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她,甚至有让她脱胎换骨之感。

20多岁时,王旭全开始试着写作。与此同时,射洪成立了“陈子昂诗社”,有了这么一个平台作支撑,她对写作就更加有兴趣了。

1988年,王旭全的诗歌处女作在《凉山文学》发表,后来认识了《凉山文学》责任编辑胥勋和,他给王旭全了很多鼓励。1989年,王旭全的诗歌在《星星》诗刊发表,便更加坚定了她的文学梦。

与灵魂对话 诗人、作家应该享受孤独

王旭全认为自己早期的诗歌作不太成熟,仅有少量的作品自己是满意的。但总体来说,她的诗歌作品思路活跃,语言奔放。比如诗歌《烟缸上的鸭子》《有关苹果与女人的联想》《水果与水果刀》《塑料桶》《门诊大厅》《窗外的布景装置》等,蕴含着一种原始生命的冲动,热情奔放,怪异夸张。

“写作最为刻苦的时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王旭全告诉记者,那时,她的作品不断在报刊发表,对她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后来,编导工作实在太忙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暇顾及写作。断断续续了好几年,甚至找不到方向,但终归没有将文学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