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联系我们

  • 财富热线:139 4040 9711
  • 公司电话:130 6671 6673
  • Q Q 咨询:点击与我QQ对话
  • 邮箱:sy024@163.com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 > 新闻动态

第二届贵州都市年度人物李春燕:我就是一个乡村医生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2-08   阅读: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第二届贵州都市年度人物李春燕:我就是一个乡村医生

  李春燕在为乡亲看病。(资料图片)

  往届人物回顾

  李春燕(第二届贵州都市年度人物、2005年度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不是迁徙的候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这是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颁奖辞对李春燕的评语,同时她也是2005年贵州都市年度人物的获得者。从北京领奖回来后,这个山窝窝里的“燕子”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些许的改变,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荣誉和诱惑,她坦然相对,依然保持着曾经质朴的光芒……

  01

  村民最信赖的医生

  2006年3月11日大早,李李春燕简单收拾屋子后,背着3岁的儿子赶到村委会,贵阳市二医专家组将于当天早上到大塘村为乡亲举行一场义诊,像这样大规模的义诊在寨子里还是头一回。上午9时许,医疗车队抵达了大塘村,稍作休整后,便在村委会门前的坝子上开始义诊。挪房间做B超室、搭诊台……李春燕与自己卫校的同学王丽珍忙上忙下,2005年年底王丽珍嫁到大塘村后,一直在给李春燕帮忙。

  坝子上很快聚集了数百村民,不少人都在急切向医生讲述病情。但更多的村民还是围在了李春燕四周,也许是大山的闭塞让他们失去与陌生人交流的勇气,就算是身体有恙,也要李春燕将他们一个个带到医生面前,就像刚醒事的孩子,心里总离不开一种依赖。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说到医生,不少村民心中就只有李李春燕。她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村民最信赖的。”

  肚子痛的往内科领,娃娃生病就带到儿科去,李春燕不厌其烦地拉着乡亲的手,穿梭在各个诊台前,将病情转述给不懂苗语的医生,将诊断带给不明汉语的病人,充当了临时“翻译”的她无暇顾及他事,弄得儿子有些“吃醋”,随时不忘给妈妈添点乱,有时撒野过了火,李春燕就会揪起儿子的耳朵好好“教训”一下。

  已近晌午,就诊的村民渐渐少了些,李春燕仍不得一刻的消停,“有个脑瘤病人家住很远,到现在还没来,难得今天有肿瘤医生在,我怕给错过了。”说完李春燕又到广播室去通知,这已是第三次了。

  02

  “卫生站是最重要的事”

  午饭后,稍有空闲的李春燕带我们到新修的卫生站去看看。村小学旁边的那幢3层白色小楼,是热心人士筹款15万元为大塘村修建的,主体与外观已建成。

  “一楼做门诊、二楼当病房……”李李春燕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她的新构想,“卫生室建好后,比起我家的小竹楼强多了,病情较重的村民可以就住在病房里,我也好随时给他治疗,不会耽误病情。”

  “这楼汇集了不少热心人的嘱托,修得也并不容易,自己琐事太多,没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此事上,开工数月还未完工,觉得心里有愧。”李春燕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大塘村地势偏远,现在还未通自来水,村民饮水需到离寨2公里外的水井里挑,卫生站的修建用水全是花钱用卡车定期从县城拉来的。

  卫生站是李春燕心中最大的事情,各界捐赠了不少的医疗用品和器械,可基本满足卫生室的正常运行。但她一直希望卫生站能够有一台B超,据她回忆,来大塘村五六年,少说也接生了六七十个仔,因为没有B超,孕妇做个常规检查,都得坐一小时的拖拉机颠簸到县里,这样造成孕妇早产的几率会很大,有些孕妇甚至觉得费用较贵,连检查也给免去了。“有了B超会少很多麻烦,也能给村民省几十元钱,虽然我现在还不太会用。”能接受再培训一直是李春燕的梦想,但由于卫生室的事务繁忙,她也就将这个梦想搁置了下来。

  03

  “更多的爱心应给乡亲们”

  薄暮时分,二医一天的义诊已经结束,李春燕到村委会与医生告别后,匆匆返回了家中去取药箱。“有位村民这两天患了感冒,我今天得去给她复查一下。”农忙时节,家家户户白天都在田间劳作,李春燕看病的时间大多安排在了晚上。

  做完复诊后天已渐黑,休息片刻,她就提了几口大塑料桶向村小学走去。“每天这个时候我都到村小学的蓄水池把桶装满,等着丈夫从县里回来一起拉回家,这是我和丈夫每天的约定。”李春燕说话时露出一脸的灿烂。

  寨子里没通自来水一直是她担心的问题。“为何我们寨子这么多的内科疾病和妇科病,都是因为没有水或饮水不洁。”李春燕告诉记者,每次去县里办事,她都会为自来水的事找各级领导,她也会一直找下去。“出名了,有人捐钱捐物,资助村里的孩子读书,给村民带来了实惠。但我心里清楚,得到最多实惠的人还是我自己。我是个乡村医生,关心的只是我的病人,我更希望人们多关注一下农村医疗卫生和生存情况,用爱心惠及那些缺医少药的乡里人。”这是李春燕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后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