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凉意渐显 防止静电还需“内外兼修”
所属栏目: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15-11-16 阅读: 次 文章来源:沈阳二手吨桶供应网
【中国安防展览网 企业关注】“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秋季到来,下雨过后的天气开始慢慢地变得凉爽起来。然而那个令人头疼的静电问题也再次骚扰起有车的朋友了。开车门、触摸仪表盘、接触座椅时,静电像个小精灵一样时不时地会刺激你一下。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做好一些防备,彻底与静电告别吧。
何处惹静电?看看汽车“放电”原因
乘客在接触汽车之前人体本身就会带电,并在接触汽车时候发生放电。有意思的是,部分人极易储存静电,与任何物品接触都会发生放电的现象。与此同时,车内的化纤织物,诸如地毯、座椅、衣物等,都会通过相互摩擦产生静电。在干燥的秋季,相比棉、麻、丝绸织物等物品,化纤类织物更容易使物体带静电。另外一个,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身金属表面相互摩擦产生静电。
当然,一般的静电只是给人小小的刺激一下,不会直接危害生命安全。但你也不要忽视了它,因为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头痛、失眠和烦躁等不良症状。如果再严重些,甚至能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跳过速、早搏、房颤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开车的过程中,驾驶员在没有心理防备的情况下突遭放电,有可能因为受到惊吓而造成交通事故。而如果放在加油站加油时,静电甚至还可能会引发火灾。
如何防静电?内外兼修是关键
要想在秋季避免静电的打扰,车主的“内外兼修”最为重要,下面我们就教大家一些对付静电的小方法。
招数一 保持皮肤湿润
首先,防止静电要从驾驶员和乘客自身先做起。秋季到来时,多喝水、多擦涂润肤霜,可以增加皮肤表层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同时,在开车前先洗洗手,或者先把手放在墙上抹一下,这样便可消除静电。
同时,在开车之前,车主可用小金属物品如钥匙、棉抹布等先接触车门、仪表盘、座椅等位置,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车钥匙去触及,因为车钥匙内部带有防盗芯片,使用车钥匙防电可能会使其失去防盗功效。
而在下车时,驾驶员可先用右手握挡,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分再开车门,同时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后再松开右手下车,这时候就不害怕会被电到了。如果是坐在后排的乘客,在下车时就可提前手扶金属的车门框,这样便在身体与座位发生摩擦产生静电时,把身上的静电排掉了。
更重要的是,驾驶员在加油时,特别要注意静电带来的潜在性危害。如遇特殊情况需用塑料桶向车内加油时,注意切不可在加油站进行,因为塑料桶盛装汽油在静电的作用下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相比而言,选用铁桶更加保险一些。
招数二 少用化纤制品
在这个季节,无论驾驶员还是乘客还是尽量避免穿化纤衣服,最好穿全棉内衣。当然,如果选择化纤类衣物,可以在清洗的时候使用衣物柔顺剂。另外,在选用车内饰品时,也尽量少用化纤织物,如坐套、坐垫及脚垫等用品,使用真皮、毛料或纯棉制品更容易防止静电。
当然,千升桶批发,有心的车主可以铺一块湿毛巾在仪表台上,通过毛巾内水分蒸发提高车内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有条件的话,车主可在车内加装车载加湿器。在行车时,尽量少开内循环空调,因为内循环空调使得本已很干燥的车内环境水分丧失得更快。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勤洗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体的静电积聚,但秋季澡洗多了反而会使皮肤失去油性,更加干燥,更容易带电。因此,车主在秋季洗澡时,最好以冲淋浴为主,时间则控制在15分钟以内。
招数三 选用静电释放装置
在对付静电时,车主也可以试试静电释放装置,市面上常见的有静电放电器、静电释放棒、静电带、静电贴、除静电钥匙扣等等。
究其原理,静电放电器是通过其内部的金属导线将车内静电传导到放电器上,再通过空气或者地面传导出去,以达到消除车内静电的目的。目前来看,静电放电器分对地式和对天式两类。对地式静电放电器固定于车尾,放电器末端接触地面,从而将静电导入地下。常见的一些车辆后面拖在地上像一条尾巴的物体就是对地式静电放电器。对天的空气静电放电器则粘贴在汽车尾部,是一种形似天线的物体,也叫“除静电天线”。
相比而言,小巧的静电释放棒和静电贴则更加方便携带,特别是静电贴可吸附于车内车窗玻璃或风挡之上,在不影响行车视线的情况下将静电悄悄地赶走。
招数四 防静电的养护产品
车主可在车内车毯、仪表盘等位置使用些静电防止剂。在使用时,可直接喷洒在易导电部位,然后用干布擦拭,不仅可以防止静电产生,还可有效减少灰尘、污垢生成。
另外,选用防静电车蜡也是不错选择。同时,市面上还有一种防静电的喷雾罐,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只要均匀地喷涂于车身上,再用毛巾抹去雾剂。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省钱的办法,就是用稀释后的甘油把车身擦一遍,可以让车辆保持一段时间无静电,但是这样处理后的车辆格外容易沾染灰尘。(原标题:秋季静电不时骚扰,开车你还淡定吗?)